井冈薪火淬炼匠心 红色铸魂智造未来 | 智能制造学院学子赴井冈山参加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骨干培训班
当井冈星火邂逅青春朝气,当红色传统碰撞时代使命,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江西省大中学生“红色基因代代传—青春井冈行”活动(第八期)(总第4071期)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圆满画上句号。百余名师生日夜兼程、研学践行,在这片孕育了井冈山精神的红色沃土上,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与信仰传承。

![]()
纪律先行,筑牢研学根基
研学路上,纪律是保障,规矩是底线。全体学员严格恪守《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员纪律》,按时参与每一项教学活动,无特殊情况绝不迟到、早退、旷课;统一听从带班老师与基地工作人员的调度,外出教学时不擅自离队,夜间行动必提前报备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自律与担当。

纪律先行,筑牢研学根基
此次活动中,学员们始终牢记“须秉持敬畏之心学党史、须全力配合教学安排、须团结协作共筑集体、须妥善保管个人财物”的行为准则,在红色场所保持肃静庄重,爱护基地与景区设施,以严谨作风和文明举止,展现了江西工商职院学子的良好风貌。

纪律先行,筑牢研学根基
带班老师与基地工作人员分工协作、全程护航:带班老师紧盯学员日常管理与安全保障,及时协调解决突发问题;基地教官负责实践活动组织与纪律督导,教研人员深耕教学质量,后勤人员全力保障食宿服务,多方携手为研学活动筑牢安全防线、夯实育人基础。


四天的研学旅程,日程紧凑而充实,一场场沉浸式教学让红色历史可触可感。学员们先后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、茨坪旧居、八角楼等红色地标,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,在泛黄的史料与斑驳的文物前,触摸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。
“重走挑粮路”的体验课上,学员们扛起扁担、踏上行军路,汗水浸透衣衫的瞬间,深刻体会到“朱德的扁担”背后老一辈革命家同甘共苦的担当;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内,张子清师长献盐、萧克将军无麻药手术的故事,让大家动容落泪,更读懂了“艰苦奋斗”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绝境中的坚守。
理论课堂上,“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”专题讲座深入浅出,让学员们理清历史脉络;实践环节中,编红军草鞋、学唱红色歌谣、绘制英雄画像等特色活动,让红色基因在动手实践中深深扎根。从黄洋界上的战斗故事到神山村的脱贫变迁,从八角楼的油灯微光到红军标语群的时代回响,每一处足迹都藏着初心密码,每一次聆听都凝聚着奋进力量。

此次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,离不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的专业支持。作为共青团中央直属的正局级事业单位,该中心以“让信仰点亮人生”为使命,依托井冈山核心红色资源,为学员们打造了兼具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精品课程,成为传播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平台。
井冈山,这座罗霄山脉中段的红色丰碑,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更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,兼具自然生态与红色文化双重价值。在江西省新时代青少年培训中心的协同保障下,这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,让学员们在“现场教学+实践体验+互动交流”的多元模式中,深刻领悟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、依靠群众、勇于胜利”的井冈山精神。


研学结束,精神永存。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返程,纷纷表示将把井冈山上汲取的精神力量,转化为学习专业知识、锤炼精湛技艺的动力。未来,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红色文化育人长效机制,推动红色资源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,培育更多兼具红色底蕴与时代担当的新时代“红匠”人才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让青春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!
一审一校:郭伟华
二审二校:华教铮、任泰鸣
三审三校:付 伟、胡志鹏

当前位置:
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646号